close
圖片:做為茶食概念的甜糕。
涼糕的原始形態是芭蕉飴。芭蕉飴乃將一定比例的地瓜粉、白砂糖、香蕉油及水不斷攪拌,直到無沈澱顆粒後入鍋,經過煮蒸加熱處理成半透明黏糊狀,再倒入器皿,冷卻凝結進行裁切為方體,而為了避免沾黏,芭蕉飴有著裹滾一層炒過的太白粉的設計,飴體乾滑,食用起來類似麻糬軟中帶有彈性,有股香蕉味。芭蕉飴是嘉義新港歷史悠久的名產,這項台灣老式甜點其後以夾餡方式進化,包括紅豆、綠豆、芋頭、黑糖等餡料內容豐富了口味層次,演變出了涼糕,不過台式涼糕與中式涼糕不同,根本區別在於基礎原料,前者使用地瓜粉,後者使用糯米。
清涼爽口的的甜糕,雖非油性點心,卻仍可帶來口腹飽足感,是炎熱午後小歇片刻的理想「茶食」,以其搭配日月潭紅玉紅茶,在香氣上,清淡氣息的甜糕,混入了亞熱帶花果的濃香,紅茶的氣味成了甜糕的補強,另一方面,甜糕為涼性點心,紅玉紅茶那類似薄荷葉的涼性口感,在清爽的主題上協調一致,簡單快速地切中暑夏茶食的要點。
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,甜糕是極受市井小民歡迎的點心,如今這項地方食材地瓜粉製成的特色甜點,卻隱身於傳統市場或黃昏市集,大街小巷林立的點心店罕見蹤跡,西點成了市場主角,雖說飲食遞邅,然而真正的古早好味自有貫穿時代的生命力,甜糕會完成再次的進化,在不久的將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