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:梨山茶;以烏龍茶的製技為基礎發展出來的高山茶商品。
台灣烏龍茶在「北包種,南烏龍」的茶葉產業方針底下,以鹿谷為核心,同時帶動了名間與竹山等鄰近周邊鄉鎮的發展,這股勢力風行草偃,速度極快地席捲全國,一方面成為消費者最熟悉的茶葉商品與購買主流,另一方面成為各地茶農爭相製作的首選,想從「高級烏龍茶」商品,獲取更好的利潤。
台灣社會經濟型態改變,國民所得增加,很自然地成為戰後烏龍茶迅速茁壯的理想溫床,不過,外銷市場的萎縮崩潰,緊接著原來生產紅茶與綠茶兩項商品的茶農撤守海外,更絃易張,也跟著改製烏龍茶了。
鹿谷「凍頂烏龍茶」的成功,讓各茶區興起了一股地方茶葉品牌熱,這股熱潮跟1989年推動的「一鄉鎮一特色」的政策具體呼應,因地制宜為地方的「特色茶」,但在外銷市場上,「特色茶」的本質是相同的,就是烏龍茶。
1990年,台灣茶葉外銷量剩下5834公噸,烏龍茶輸出3717公噸,佔64%;綠茶、紅茶及包種茶的總合,只佔三分之一。
時至今日回顧,1980年代,農政單位致力推廣烏龍茶與一連串改革的初衷,乃為了分散外銷緊縮的壓力,為生產過剩的茶葉找尋出路,但市場變化始料未及,雖然建立了國民消費本國茶葉的目的,外銷市場卻加速分崩離析,應該銷往海外的茶葉整個回流國內。
在烏龍茶製作的時代主題下,這是一波新的生產過剩。
根據1993年農林廳《台灣茶園調查報告》,全國主要栽培的茶樹品種前三名分別為佔有率49%的青心烏龍,19%的青心大冇,12%的金萱;其中青心烏龍在桃竹苗以外所有地區的栽培比重都高於50%,桃竹苗地區以青心大冇最多,主要用來製作膨風茶,而新茶區嘉義是全國青心烏龍栽培比重最高的大本營,若加上金萱這個品種,栽培比重將近百分之百。
茶農為了脫穎而出,展開了兩個面向的競爭:其一,不同地區的烏龍茶出現價格競爭,尤其非鹿谷「高級茶生產專業區」的烏龍茶農,受到市場差別待遇,於是降價求售,烏龍茶的價格變得混亂;其二,茶農由中低海拔往高海拔發展,製造出發酵度介於鹿谷烏龍茶與文山包種茶之間,香氣明顯的「高山茶」,並主張茶葉品質高過於鹿谷烏龍茶。
1995年的台灣,各茶區發展出了43種「特色茶」,追根究底,這些茶葉不外乎全發酵的紅茶,部份發酵的膨風茶、鐵觀音、烏龍茶、高山茶、包種茶,及不發酵的綠茶,當中又以烏龍茶的製作量位居翹楚,這43種特色茶,有很多種來自於烏龍茶與烏龍茶的區隔。
這,也包括高山茶。
高山茶從鹿谷系烏龍茶轉變出來的過程,所進行的正是商品區隔,茶農運用高海拔的環境,讓茶葉產生較多含量的茶氨酸與可溶氮等甘性物質,形塑出所謂的「山頭氣」價值,這是一種必需利用茶園的風土條件才能完成的烏龍茶商品。
頓時台灣山區的地貌改變,大量的茶農往高海拔地區移動闢墾,中南部的阿里山、杉林溪、梨山成了這時期的產地代表。
今天人們所說的高山茶,實則是這卅年來形成的事,都是新茶區。
高山茶乃是為了區隔及超過鹿谷烏龍茶而出現的商品,價格高、產量又少,真的說起來,對全國各茶區生產出來的龐大烏龍茶量的衝擊是有限的,他的出現,甚至應該說是擴大了烏龍茶的市場規模與價值。
那麼,茶農問進行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,又從何而來?
自1986年台灣成了茶葉入超國後,茶葉冷飲方式逐漸興起。
罐裝與杯裝外帶冷飲商品具有方便、便宜的特點,這類商品幾乎跟1908年美國人發明出來的茶袋商品一樣具有市場潛力,冷飲型態的商品,不論生產或消費的進入門檻都很低,不久便迅速地在台灣的大街小巷普及;可惜的是這個茶飲方式的劃時代改變,並沒有為台灣茶葉擴大多可觀的消費量,因為罐裝及杯裝外帶冷飲商品的茶葉原料成本低廉,本土小農式的茶葉生產成本較高,佔據這塊市場的是國外的廉價茶葉。
這時期,包括茶樹品種及製造技術被商人帶往了東南亞與中國發展,其生產出來的茶葉商品,又回頭滲入台灣,以混茶與假茶方式打擊全國各地的茶農,烏龍茶的立足點正不斷地流失。
從1980年代開始,台灣致力發展的烏龍茶已脫離了世界茶葉的主流路線,外在局勢將烏龍茶擠壓回了國內市場,但台灣漸漸開放管制,國外茶葉源源不斷地流入,烏龍茶生產過剩的危機始終徘徊不散。
簡單地說,對外,國際間的主流商品就是紅茶,台灣既未發展出大吉嶺或祈門等類型的特殊紅茶商品,也無力進行一般性紅茶的成本競爭;對內,國內茶農普徧生產的是烏龍茶,儘管地方不斷地以「比賽茶」的方式推廣,但奪取更大眾化消費市場的卻是國外的茶葉,茶農間的競爭依舊熾烈。
全國的茶農陷入了一場集體困境。
台灣茶葉進退失據。
在世紀末的冥冥暗夜,1999年,台灣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