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茶堂有機農場 435.jpg 

圖片:名間鄉松柏嶺,海拔400公尺的有機茶園,昆蟲正在啃食葉片。

 

 

 

台灣紅茶濫觴於日據時代。

 

1903年,台灣總督府於草湳坡-今之桃園埔心設立製茶試驗場試製紅茶,三年後生產,1908年開始向土耳其及俄國輸出;1910年日本台灣茶株式會社成立,以製造紅茶為主,輸出俄國,不過該公司經營不善,1918年發生財務困難而被台灣拓殖製茶株式會社合併,然而台灣拓殖製茶株式會社因製造技術欠佳品質粗劣,並不受市場歡迎,出口量有限;直到1928年三井合名會社設置新式機械製茶廠,極力發展紅茶,台灣紅茶才出現發達契機。

 

1928年,日本人將台灣紅茶以「Formosa Black Tea」名稱送至倫敦及紐約等拍賣市場銷售,品評家認為台灣紅茶帶有海拔二千至三千公尺的香氣,深具水準,頓時引起世界的注意,也引發了台灣「日東紅茶」(Nitton)與印度「立頓」(Lipton)一較長短的開始。

 

二次世界大戰前,包括印度、錫蘭、爪哇等世界紅茶的主要生產國家於1930年協定限制生產,1933年又聯合締結限制輸出協定,遂予台灣紅茶竄起機會,1934年台灣紅茶輸出量一躍而達329萬公斤,與烏龍茶、包種茶鼎足而立,其後出口量更超越烏龍茶及包種茶;1937年台灣紅茶輸出量達580萬公斤,這也是戰前的最高紀錄,主要輸出市場包括日本,美國、英國、香港及中國滿洲。

 

戰後至1984年止,台灣紅茶的輸出量平均保持在200-300萬公斤以上,有時高達400-500萬公斤,初期主要市場為美國、智利、日本、英國、荷蘭及德國,後來則以菲律賓、新加坡、巴基斯坦等國為主。

 

1985年以後,輸出量則逐年減少至100萬公斤以下。

 

就台灣紅茶的歷史來理解其發展脈絡:

 

台灣紅茶始自日本統治時期,日本為了從殖民地台灣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,對於這項農產品的發展始終不餘遺力,並以國家的力量為後盾,協助這項農產品走入國際市場。

 

戰後,台灣百廢待舉,在工商業起飛之前,台灣農產品出口產生的外匯對國家具有重要性,因此紅茶仍階段性地扮演外貿的重要角色。

 

惟上世紀八零年代到世紀末葉,台灣產業政策與結構改善,農村人力大幅外流至都會區工作,台灣農產品成為道地的「土產」產業,至此紅茶產業沒落,再加以國際市場的競爭,都會興起導至了消費市場需求增加等因素,紅茶轉為成為台灣大量進口的商品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