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:膨風茶沖泡後為橘紅色的,但首沖若沖泡時間較短,會成蜜黃色,一樣充滿蜜香滋味。
關於膨風茶的科學性研究,最早進行的是1990年日本學者小林彰夫,他的方法是比較法,利用小綠葉蟬( Empoasca onukii Matsuda )叮吮吸食的茶樹芽嫰製成膨風茶,去跟未經小綠葉蟬吸食所製成的烏龍茶及紅茶進行香氣成分比較,結果發現膨風茶的香氣有兩個特徵,首先,膨茶含有的芳樟醇( linalool )及芳樟醇衍生物(linalool Ⅰ , Ⅱ , Ⅲ)遠比烏龍茶高(但紅茶的芳樟醇較高),芳樟醇衍生物的linalool Ⅰ及linalool Ⅱ含量甚至高出烏龍茶及紅茶1-10 倍,而芳樟醇衍生物和芳樟醇比值的比較,膨風茶也比沒著涎的烏龍茶及紅茶高2-10倍,其次膨風茶含豐富的3,7-二甲基-1,5,7-辛三烯-3-醇(3,7-dimethy-1,5,7-octatrien-3-ol),含量比烏龍茶及紅茶高出3-20倍,小林彰夫推測,這可能就是膨風茶特殊香氣的成份,但尚無法明確證實。
1996年,小林彰夫再次針對茶葉蜜香的成因與物質進行研究,他這次將著涎的膨風茶與大吉嶺紅茶,及未著涎不具蜜香的的紅茶對照比較,發現同樣受到小綠葉蟬著涎的膨風茶與大吉嶺紅茶,含有兩種豐富成份,即2,6-二甲基-3,7–辛二烯-2,6-二醇(2,6-dimethyl-3,7octadiene-2,6-diol)與3,7-二甲基-1,5,7-辛三烯-3-醇,其中前者,膨風茶又比大吉嶺紅茶含量高,反而未經著涎的紅茶則含量極為稀少,於是這個兩個成份,便被判斷為是膨風茶與大吉嶺紅茶蜜香風味(muscat flavor)的主要來源。
這兩個成份的生成,一個發生在田間,一個發生在製程,原因不同,前者2,6-二甲基-3,7–辛二烯-2,6-二醇,是由於小綠葉蟬吸食芽嫰後,茶樹異常代謝的狀況而發生的,後者3,7-二甲基-1,5,7-辛三烯-3-醇,則是由於小綠葉蟬吸食芽嫰後產生的異常代謝物,在製程中脫水形成的。
那麼為何小綠葉蟬叮吮吸食茶樹芽嫰後,會產生蜜香這種化學物質呢?
原因極奧妙,原來茶樹的芽嫰受到小綠葉蟬叮吮,茶樹為了避免葉面受害,會啟動一種生存機制,即茶樹的叮口受小綠葉蟬口腔分泌物刺激,便引發異常代謝生成2,6-二甲基-3,7–辛二烯-2,6-二醇物質,這種特殊成分在極低濃度下,就可引誘小綠葉蟬的天敵白斑獵蛛前來獵捕,待白斑獵蛛吃掉小綠葉蟬,茶樹又可以繼續好好生長了,這種茶樹的聰明求救,便是太自然法則中,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最好的詮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