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與布10  

圖片:條索形紅玉紅茶與棉布

 

 

 

【野樂茶】茶包所要解決的問題,包括維持條索形紅茶的體制、茶包材質的安全性、材質不會產生雜味、可供茶葉充份釋出茶質的茶包空間等,這幾項條件,其實都跟一個問題有關,就是茶包材質。

 

回溯茶包歷史,除了使用紙纖維與塑化材質,我的注意力慢慢拉回到起始,回到了1908年,美國茶商湯姆士・蘇利文(Thomas Sullivan)發明的棉布茶包。

 

棉布具有柔軟特質,將條索形紅茶包覆在棉布內,茶葉仍可保持原狀,不致碎裂折斷,這是確實是製作茶包的可行方法,而這個方法,一直到1930年才有所改變,那一年紅茶市場發生兩件大事,一是製造碎形紅茶的C.T.C製茶機問世,二是美國威廉・赫曼森(William Hermanson)發明抗熱紙纖維茶包,碎茶與紙纖維茶包的結合,在1953年被英國約瑟夫.特雷(Joseph Tetley)發揚光大,進入了機器量產的年代,平價實惠的茶包成為人們的日常享受。

 

紙纖維與後來的塑化材質茶包,採用機器裝填,對碎形紅茶並不會造成問題,但台灣紅茶為條索形體制,機械裝填過程,會先將茶葉打碎,原本做出來是漂漂亮亮的原片,卻為了做成茶包打碎,總讓人有削足適履的不安。

 

設計,應該為商品本質的茶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,而不是要本質配合方法。

 

我試著打樣,並依序將紅玉、金萱、青心烏龍、青心大冇等四個品種的紅茶包入棉布,測試效果。在重複包茶的動作裏,我感覺到不管用裁縫機車邊或手工繫綁棉繩,棉布茶包做起來確實耗時費工,我只能靠熟能生巧來加快速度,這是最大的問題,另一方面,將條索形紅茶包進棉布,做成茶包沖泡,茶質的釋出速度比碎茶慢,跟原片紅茶雷同,可保有三次性沖泡的口感,品質穩定,這是優點。

 

生產速度慢,是生產端要去克服的問題,而回沖品質可達三次,則直接跟消費者的使用利益有關,既然符合消費者的需要,跟其它材質相比,棉布茶包是比較適合【野樂茶】茶包設計的

 

在棉布茶包的脈絡下,【野樂茶】現在需要的是更具體的想法與做法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棉布茶包 條索形紅茶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