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日月潭紅玉.jpg

圖片:【野樂茶】日月潭紅玉紅茶,2016年SGS426項農藥檢驗無殘留報告。

 

 

2010年五月,我第一次踏進有機茶園。

 

先是拜訪松柏嶺的金萱茶園,隔了一星期,又去了日月潭的紅玉茶園與奧萬大的青心烏龍茶園。初見有機茶園是好奇新鮮的,具有獨立性的茶園像是電影裏的冒險情境,茶草叢生,有時啃嚙嫰葉的毛蟲會沾附衣服,有時一腳陷入山豬或穿山甲扒掘的土坑,有時胖碩的雉雞突然飛竄而出,當我看見枝椏間大隻的人面蜘蛛,尤其擔心起蛇類爬蟲,但我跟著帶路的茶農撥開雜草,奮力向前。

 

我知道很多人不相信「有機」這件事,在他們的認知裏,有機是騙人的噱頭,農作物不用農藥怎麼能活呢?早就被蟲吃光了,有機是不可能的事;也曾遇到茶農說自己種的是有機茶,茶園只有春冬前的栽培施用農藥,春摘後就讓茶園休息半年,他覺得茶園休息的半年沒用農藥,接下來採製的當然是有機茶……,對方理所當然的態度讓我覺得爭辯無益,與其解釋,百聞不如一見。

 

繼松柏嶺與日月潭茶區之後,我陸續又走訪了坪林、峨眉、阿里山與梨山等數個茶區的有機茶園,這些茶園均經過認證,栽培管理雖有一些差異,但茶草蟲鳥生趣盎然,維持著食物鏈的生態環境,有的茶園甚至草比茶高,處於明顯的野放狀態,只要身歷其境,自可感受到一股蓬勃奇妙的生命力量。

 

這些有機茶園都是從慣行農法轉型過來的,茶農改變農法的原因各有不同:如松柏嶺與日月潭的茶農,上世紀末,因茶葉市場的高度競爭,進入抓襟見肘的黑暗期,突如其來的九二一大地震又重創茶區,於是農事中輟,茶園在一兩年間慢慢走向野放,待茶農重建家園,有能力復耕了,看到茶園如此景象,有些茶農便順勢改採有機農法,不再使用農藥與化肥,讓茶葉在市場上進行商品區隔;阿里山的茶農,則從八八風災的土石流領悟到大自然對過度開發的反撲,茶園復耕後依舊留置山間沖刷而來的大量土石,讓茶園接近地形紋理,融為山麓森林的一環,半放任種植;至於梨山,闢有無數處梨蘋桃李溫帶果園,溫帶水果甜潤,蟲害嚴重,導致果農大量使用農藥,乃極難有機化栽培的地區,茶農本身原是農藥販售業者,但他目睹果農在用藥過程影響了身體健康,於是放棄農藥行生意,選擇一處具獨立性的山區開始種植有機茶。

 

尾隨著茶農步伐,這一路上,我看著茶區風土、野放式茶園風貌、台灣農業技術栽培的茶樹品種、不同季節下彎腰的採茶工,沿途梳理著茶農尊重生態與自然共存的想法。

 

我想,那些踽踽獨行卻樂在其中的人與事值得被注意被發掘,他們栽培出來的茶葉值得從品質的角度去品味去欣賞,茶農們看似是為個人信念進行的奮鬥,其實正為台灣茶業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。

 

這種影響可以放大,不過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工作了。

 

附上2016年【野樂茶】SGS426項農藥檢驗無殘留報告,四份檢驗報告分別為松柏嶺金萱紅茶、日月潭紅玉紅茶、阿里山青心大冇(音某)紅茶與梨山青心烏龍紅茶。茶農的執著,為接下來的新形態茶葉商品打下穩固的發展基礎,我們想著那個尊重自然的茶園,在設計的新商品中,試著去製作一個主題—人與土地間生生不息的「太極」。

 

 

 

2松柏嶺金萱.jpg

圖片:【野樂茶】松柏嶺金萱紅茶,2016年SGS426項農藥檢驗無殘留報告。

 

3阿里山青心大冇.jpg

圖片:【野樂茶】阿里山青心大冇(音某)紅茶,2016年SGS426項農藥檢驗無殘留報告。

 

4梨山青心烏龍.jpg

圖片:【野樂茶】梨山青心烏龍紅茶,2016年SGS426項農藥檢驗無殘留報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