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康街MEI 012.jpg 

圖片:祈門紅茶散發著龍眼乾,蜜糖及蘭花的氣味。

 

 

 

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的名茶評選中,祈門紅茶獲得了金獎頭籌,其後在拍賣會上,50公克重量賣出約相當台幣10萬元的價格,為祈門紅茶寫下最高價格的販售紀錄。

 

然而祈門紅茶發展至今,不過是這短短百餘年來的事。

 

在135年前,也就是中國清光緒皇帝之前,祈門原本承襲六安的製茶方法,只生產綠茶,1875年安徽德縣人余幹臣自福建官場退休,回鄉改做生意,他引進了福建製作紅茶的技術與經驗並在故鄉設置茶莊,因為經營狀況不錯,隔年便進一步在祈門縣設立茶莊分行,開始勸募茶農供應茶葉,差不多一樣的時間,祈門本地人胡元龍因綠茶銷路欠佳而改製紅茶,其後生意大為好轉,祈門紅茶就在這些人的帶動下開始發展,並就此形成了產業群聚規模。

 

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祈門紅茶,產地固然位於安徽省祈門縣,但也分散到東至、貴池、石台、黟縣一帶,整體說來祈門地形屬於黃山的支脈,90%以上超過海拔600公尺,但因山區陡峭,所以80%左右的茶園反而分佈於海拔100-300公尺的高度,土壤由千枚岩及紫色頁岩等風化黃土及紅土構成,氣候溼潤雨水豐沛,加上日夜溫差大,整個茶區極適合茶樹生長。

 

祈門當地選用的茶樹稱為「祈門種」,屬於灌木形態小葉種紅茶,樹勢半開展,中等大小的葉子微微拱起而呈現為楕圓形,綠色的葉面帶有光澤;傳統祈門紅茶的採摘與製作悉賴手工,茶區自四月開始採摘,分春摘及夏摘兩個階段,八月採摘者品質最佳,茶菁用料要求一芯一葉或一芯二葉,為了確保茶菁新鮮度所以現採現製,製作時注重揉捻工序中茶葉緊結細長的外觀,發酵過程著重色香味的均衡,最後並以低溫常烘的工法形塑祈紅特殊的「蜜糖香」。

 

原本祈門當地人是不生產紅茶,即使今天,祈門人喝紅茶的也很少,紅茶對當地來說是產業發展過程中產品差異化下的偶然產物,因此祈門紅茶的主要販售目標一直是外銷──外地及外國。

 

祈門紅茶的海外發展模式與印度或鍚蘭不同,這兩個國家因為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,紅茶由殖民時代開始,因此貿易上很自然地與歐洲國家接軌,也很早便建立了市場銷售的基礎,而祈門紅茶真正一躍而上國際舞台是在1915年的事,當時巴拿馬舉辦的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中,祈門紅茶一舉奪得了特等獎與金牌,自從這次成功地以產地作為品牌行銷出去後,祈門紅茶的優良品質才算揚名海外。

 

在歐洲人的眼裡,祈門紅茶是一種具有龍眼炭培香及蘭花幽香的紅茶,茶湯紅艷絕倫,滋味醇厚沈穩,再加上他們對於東方古國神秘色彩的想像,也憑添了飲用祈門紅茶時的嚮往。

 

相對於一般人對紅茶品質的高下建立於茶區的海拔高度的判斷,祈門的地理環境只算得上低海拔高度的茶區,其發展起步的時間也比滇紅及閩紅稍晚,但藉著國際評選競賽的卓越表現與行銷方式,卻造就了如今舉世聞名的成績,甚至與印度大吉嶺紅茶及鍚蘭烏巴紅茶共同號稱世界三大高香名茶,其間的發展,確實值得我們在發展本地低海拔區的紅茶時參考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